趙太后新用事,秦急攻之。趙氏[指的是赵国而不是赵太后,古代称妇女*氏,称娘家的姓氏而不是夫家,如郑伯克段于焉中,姜氏就是娘家的姓氏,而不是姬氏][古代称*氏,不仅可以指这个人,还可以指家族]求救于齊,齊曰:“必以長安君為質,兵乃出。”太后不肯,大臣強[qiang3,竭力]諫。太后明謂左右:“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,老婦必唾其面。”
左師觸讋願見太后(又有写作:左师觸龍言:愿見太后。此写法认为,言和龍分開而不是一個字,有争议)。太后盛氣[怒气冲冲]而揖[被認爲抄寫錯誤,揖,實則胥,須也,等待之意]之。入而徐[慢慢地]趨[快步走][此处,徐驱指的是古代礼仪的一种规矩,指的是步子小频率快很恭敬的样子],至而自謝[谢罪],曰:“老臣病足,曾(zeng,放在不之前,加强否定语气)不能疾走,不得見久矣。竊自恕,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[xi4,书上注释:不舒适。老师讲授:ji2,疲倦]也,故愿望[远远望一眼]見太后。”太后曰:“老婦恃(依赖,有恃无恐)輦(辇车,古代宫中一种人拉的车子)而行。”曰:“日(每天,名词作状语)食飲得無衰乎?(得无**乎?凝固句型,一种表达反问,一种表达推测)”曰:“恃粥耳。”曰:“老臣今者殊[shu4,很]不欲食,乃自強步,日三四里,少[shao1,稍微]益[渐渐]耆[通嗜,喜爱]食,和於身[此处应是“知[zhi4,痊愈]於身”]。”太后曰:“老婦不能。”太后之色少解。[迂迴策略,先言他物以引話題,顯得自然流暢,讓趙太后怒氣稍解。也容易弄巧成拙被識破,是藝術]
左師公曰:“老臣賤息[呼吸-休息-止息;生活-生長-子息[媳]]舒祺,最少,不肖;而臣衰,竊愛憐[愛的意思,而不是憐惜]之。愿令得補黑衣之數,以衛王宮。沒死以聞。”太后曰:“敬諾[古代應答之詞:唯和諾]。年幾何矣?”對曰:“十五歲矣。雖少,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。”太后曰:“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?”對曰:“甚于婦人。”太后笑曰:“婦人異[特別,eg:特異功能,特就是異的意思]甚[厲害]。”對曰:“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[多財-多才,後來引申出“多”之意]于長安君。”曰:“君過矣!不若長安君之甚。”左師公曰:“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媼之送燕后也,持其踵,為之泣[古代,有泪有声为之哭;有泪无声为泣-最悲痛;有泪有言为号],念悲其遠[两个动词一个宾语,意思是念其远、悲其远]也,亦哀之矣。已行[专指妇女出嫁],非弗思也,祭祀必祝之,祝曰:‘必勿使反。’豈非計久長,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?”太后曰:“然。”
左師公曰:“今三世以前,至于趙之為趙,趙王之子孫侯者,其繼有在者乎?”曰:“無有。”曰:“微[上古时念mei2,没有的意思]獨趙,諸侯有在者乎?”曰:“老婦不聞也。”“此其近者禍及身,遠者及其子孫。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?位尊而[转折]無功,奉厚而無勞,而挾重器多也。今媼尊長安君之位,而封之以膏腴之地,多予之重器,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,—旦山陵崩,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?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,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。”太后曰:“諾,恣君之所使之。”
于是為長安君約[约束,指的是把马栓到车子上。此处指的就是准备车子]車百乘[四马一车],質于齊,齊兵乃出。
子義聞之曰:“人主之子也、骨肉之親也,猶不能恃無功之尊、無勞之奉,已守金玉之重也,而況人臣乎。”
先聊养生,缓解情绪,拉近距离。进而以自己孩子为例,将话题带到对孩子的疼爱,自然过渡到赵太后对女儿的疼爱。然后抛出一个结论,赵太后爱女甚过长安君,引起赵太后疑问,既而顺利进入正题,讲述赵太后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。
话题过渡地自然,更重要的是,讲清楚了其中利害关系。把利害关系摆在眼前赵太后自然知道如何做。